






无米粿,通俗点叫“韭菜粿”,是由米粉或薯粉做成的表皮,晶莹剔透,内裹纯韭菜馅料,翠绿诱人。煎至略微焦黄后,韭菜香味扑鼻而来,咸香适口;再沾上潮汕特色辣椒酱,咬一口就让人爱不释口,一个接一个地落入腩中了。
“无米粿”,从字面意义就可以知道,这是不含大米成分的粿品,这是潮汕地区大有名气的小吃了,就连有些外地朋友没尝过也略有所闻。无米粿的皮是用茨粉做的,先用茨粉溶入一定水量,再用滚烫开水冲熟,茨粉会变成糊状,然后就可以用冲熟的茨粉来做了。包制比较难,因为冲熟的茨粉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粘手,而且粘性小,所以不小心就会粘得满手都是,而且包制过程容易破。其实包制手法是没有标准的,各家各有各家的招数,大同小异,但成品都是差不多一样,表面有明显的凸皱,皮薄,陷要饱满。透过皮就能看到里面包的陷。
无米粿的陷有甜有咸,但是目前80%以上的无米粿都是包韭菜的,基本一说到无米粿潮汕人就很自然地想到包韭菜陷的无米粿。因为包韭菜的无米粿煎起来最香,这股浓浓的香味,直教人吹延三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