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将打造世界一流算力设施集群
发挥韶关综合优势,聚焦五大关键子体系建设

信息来源: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2-05-31 11:01:06    浏览量: 919   编辑:黄思嫚 0
摘要:

    算力,被视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力。广东在这一赛道上的布局正在加快。

    5月29日,首届“东数西算”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算力产业大会在韶关举行。

    此次大会是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启动以来召开的首个全国性大会,也是贯彻落实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的具体行动。政产学研汇聚一堂,三位院士发表主旨演讲,华为、华大基因、科大讯飞等头部企业以及多所一流高校的专家悉数到场。

    去年2月,广东获批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下称“粤港澳大湾区枢纽”),并在韶关高新区设立数据中心集群。

    “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趋势下,数字经济代表着科技创新的主流和前沿方向。粤港澳大湾区无论在数字产业化还是产业数字化方面都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数字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蔡跃洲表示,“十四五”乃至未来更长一段时期,数字经济仍将是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心,韶关数据中心集群建设的稳步推进将为此提供有力支撑。

    ▶▷大会为何而来?

    抓住数字经济时代的加速密码

    专家分析认为,在此背景下召开此次大会,首先是满足广东经济升级发展的迫切需要。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中国算力发展指数白皮书》,算力发展指数每提高1个百分点,GDP将增长1293亿元。

    蔡跃洲认为,数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数据要素的大规模使用,需要充足的算力资源作为保障。“打造国家数据中心集群,有助于集中调度、配置算力资源,不仅能为那些日常业务与数据处理密切相关的企业提供更为安全、可靠的算力支持,更有助于节能减排。”

    与此同时,面对国内经济的下行压力,适度超前基建特别是新基建成为一个重要抓手。

    记者发现,在韶关的数据中心集群远非广东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全部。前不久印发的《2022年广东省数字经济工作要点》提出,加快700MHz 5G基站规划建设,布局建设韶关数据中心集群,支持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深圳鹏城云脑、横琴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等。

    韶关的数据中心集群建设还有望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尤其是促进北部生态发展区与大湾区联动。

    从全国看,由于土地、能源等资源日趋紧张,在东部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难以为继。而西部地区资源充裕,具备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于是,“东数西算”应运而生——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在广东,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可以大大加快韶关等地的产业发展,有力增进区域经济的协调性,促进韶关与粤港澳大湾区的联动协同。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赖茂华在大会上发言表示,将建设区域高速互联、智能高效的数据资源协同调度体系,打造释放引领的大湾区数据融通战略枢纽,并推动大数据赋能,工业、农业、服务业转型升级,建成全球一流的大数据流通治理和创新应用高地。

    ▶▷为何是韶关?

    灾害低发、电价低、区位优越

    粤港澳大湾区枢纽的数据中心集群为何落地韶关?

    作为全国“东数西算”工程布局中八大算力枢纽之一,该集群将承接广州、深圳等地实时性算力需求,构建辐射华南乃至全国的实时性算力中心。

    “国家算力网络枢纽节点的布局,都综合考虑了地理位置、气候、能源供给等各项因素。”蔡跃洲认为,韶关能够成为支撑粤港澳大湾区的算力枢纽节点,同样是综合上述因素的结果。

    韶关地处南岭山脉南部,在地质构造上为非地震带的湘粤褶皱带,年平均气温全省最低,受台风影响较小,不受海风腐蚀,属于灾害低发区,数据中心运行安全可靠。

    充足的清洁能源保障和低成本电价支持是发展数据中心的基础所在。韶关是广东主要的电源基地之一,大工业电价全省最低。当前,韶关正加快发展新能源全产业链,打造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十四五”期间,韶关规划新增开发风光新能源1100万千瓦,届时韶关数据中心集群可用上“全绿电”。

    作为广东的“北大门”,韶关还是国家光纤一级网络节点北京至粤港澳大湾区(广州)的必经支点,数据交换低成本、低延时,能有效承接大湾区的实时算力需求和广阔市场。

    “韶关范围内算力服务将可实现1毫秒响应,广州、深圳分别可达1.5毫秒、2毫秒响应,而广东周边省份可以实现3到5毫秒响应。”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全球副总裁方良周说,这意味着,韶关可以吸引很多外地业务的迁移。

    如今,华韶数据谷项目、中电鹰硕数据中心项目、中国联通智慧客服南方中心项目等项目相继落地韶关,大数据产业加速聚集,已然形成规模效应。

    当前,韶关提出将构建覆盖华南、服务全国、联通全球的数据资源和数据产业集聚中心,打造数字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新标杆。

    借“东数西算”东风,韶关大数据产业已迎来黄金发展期、进入发展快车道。预计到2025年,韶关数据中心集群将建成50万架标准机架、500万台服务器规模,投资超500亿元,有力带动韶关在数据产业的上中下游形成集聚效应,打造千亿级电子信息和大数据产业集群。

    ▶▷怎么建?

    让算力与产业集群深度融合

    立足韶关数据中心集群,粤港澳大湾区枢纽如何建?专家认为,算力网建设是其中关键。

    “要像建设电网一样建设国家算力网,像运营互联网一样运营算力网,让用户像用电一样方便地使用算力。”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指出,中国算力网的建设总体目标是实现全国大型算力的协同调度和高效计算,实现国家“东数西算”战略重要节点的互联互通,实现全国算力一体化,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的算力底座。

    这方面,广东已有一定基础。截至2021年7月,全省已投产使用的数据中心数量约310个,已投产数据中心56.6万架标准机架,全省总算力(不含超级计算)达到16EFLOPS,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产业发展强劲,算力应用需求旺盛。专家建议,作为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韶关在推进数据中心集群建设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如何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相结合。

    “算力建设一定要落到实际应用。”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魏少军建议,韶关数据中心集群要与粤港澳大湾区主要的产业部门紧密结合。“广东在新一代电子信息、家电、汽车、生物医药等产业基础雄厚,抓住大湾区巨大的应用需求,与大算力中心的优势相结合,算力建设的优势就发挥出来了。”

    “数字产业集群和数字基础设施是‘车’和‘路’的关系。”数字广东公司董事长李恒白认为,超前适度的开展新型基础设施投资,相当于让路等车,形成‘以建促用’的发展效益,以‘一业带百业’,是稳住宏观经济大盘,积极扩大有效需求的重要举措。”

    从战略定位看,粤港澳大湾区枢纽将全力打造辐射华南乃至全国的实时性算力中心。

    为此,广东将聚焦“数网”“数纽”“数链”“数脑”和“数盾”五大关键子体系建设,打造世界一流的算力设施集群,建设成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样板标杆。


汕尾一线网 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18138138798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益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18138138798
③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汕尾一线网”稿源的名义原创新闻信息转载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频道精选

汕尾体彩开展行风专项治理工作
汕尾体彩开展行风专项治理工作

为进一步推进体彩系统行风建设工作,近日,...[详细]

【责任】汕尾体彩开展2023年竞猜型...
【责任】汕尾体彩开展2023年竞猜型...

5月22日,汕尾市体彩中心特邀北京中体彩...[详细]

汕尾体彩商业综合体展示体验中心火热征...
汕尾体彩商业综合体展示体验中心火热征...

为增强体育彩票的社会影响力,拓展品牌营销...[详细]

汕尾召开2023年全市体育彩票工作会...
汕尾召开2023年全市体育彩票工作会...

为贯彻2023年全省体育彩票工作会议精神...[详细]